自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科专业建设为依托,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平台,全面推进学院党建、教学、科研、育人等各项工作,奋力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党的建设 学院发展保障不断巩固
近年来,学院党委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总要求,结合学院特色,创造性提出“12357”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即“坚持一个方向、抓好两个融合、打造三个工程、做到五个到位、实现七个有力”,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
学院党建工作在学校年度综合考评中多次获得“好”的评议。党组织和党员在推动事业发展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学院党委评为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次,学校先进基层党委称号2次,学院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次,教工一支部获评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二、聚焦内涵发展 专业建设成效更加凸显
学院现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教育部职教建设基地示范专业、国家级卓越中职教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品牌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专业。2016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荣获江西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评估排名第一,2018年该专业获省财政支持一流专业,2020年该专业评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全省唯一入。。2022的,学院以23个A的成绩通过物理学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学院“无人感知系统与人工智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获批2022年度江西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2022年江西省第二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被评为四星级本科专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获批为江西省本科优秀教学团队。

三、坚持引培并举 师资队伍力量持续增强
学院师资队伍不断优化,2017年以来,新引进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2人、博士6人,进一步壮大了学院的师资力量。现有教师69人,其中教授15人(二级教授3人),副教授21人,博士学位39人(其中在读博士3人),博士教师比例高达56.5%,硕士生导师18人;其中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百千万人才3人、赣鄱英才“555”1人、洪城特聘教授1人、青年井岗人才2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省级骨干教师5人、南昌市521人才2人,双师型教师41人,“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70%以上。
学院本科教学积淀深厚,成绩喜人。我院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质量工程26项,省级精品课程10项,省级教学改革课题17项。出版教材5部,优秀教材2部,3门课程获批校级培育建设教材,校级精品课程2项,校级规划教材立项2项,校级基础课质量提升立项4项,出版教材9部,待出版8部,待出版专著3部。
青年教师何洁老师荣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华东赛区慧科杯教学竞赛一等奖、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讲课竞赛华东赛区二等奖、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青年教师陈亮亮老师荣获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青年教师许倩倩获2022年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和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华东赛区二等奖。杨贞获校思政教育工作“十育人”之科研育人标兵,詹春获校第五届巾帼标兵称号。





四、立足学科特色 科研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2017年以来,本学科共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141篇;承担各类科研项目7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1项,横向课题26项;授权专利49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项;获省级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青年井冈人才2人,金牌教授1人。


五、落实以生为本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学院各类科技竞赛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学生积极参加国赛,其中,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17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3项,全国排名19位;2019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全国排名19位;2021年获得国家级二等奖4项;2023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5项;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2023年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同时,学生积极参加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综合设计竞赛、江西省大学生电子专题设计(现场设计)、江西省大学生电子专题设计(仿真设计)、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各类省赛,2017年,获得省级一等奖11项,省级二等奖11项和省级三等奖9项;2018年,获得省级一等奖14项,省级二等奖17项和省级三等奖18项;2019年,获得省级一等奖11项,省级二等奖23项和省级三等奖10项;2020年,获得省级一等奖17项,省级二等奖14项和省级三等奖8项;2021年,获得省级一等奖12项,省级二等奖16项和省级三等奖10项;2022年,获得赛区级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1项,省级二等奖15项和省级三等奖11项;2023年获得省级特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2项,省级二等奖9项和省级三等奖15项。


六、党团建设活动 师生共创育人新成效
学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加强党团组织建设。引导党员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创新党团建设特色活动,如:红色走读学习活动、科普进校园活动、与济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郑爱华书记一行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交流活动等。
坚持育人为本、育德为先,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红色文化与育人工作相结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情怀,引导学生争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践行者,成效显著,"红色种子"团队云游作品获江西省2021年展播优秀作品奖。始终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建促团建,打造了“三魅力活动”、“义务维修三进”等品牌特色活动,在疫情期间,将抗疫实践与思想教育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第二课课相融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将学院精神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影响深远。
学院“夏乡追光”科技文化惠民服务队获共青团江西省委2022年度“优秀实践团队”称号,带队老师、学院团委负责人甘文娟同志获得校级“微团课”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称号;获得“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我的青春赛道故事”优秀征文奖。



七、坚守初心使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亚博取款非常快(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和联合体内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实验室)、江西金黄光智慧照明有限责任公司、江西乾照光电有限公司、上饶金黄光科研院有限公司、江西亚中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晶能半导体有限公司、江西省兆驰光电有限公司、江西煜明智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开展了互动交流,达成了研究生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协议。
亚博取款非常快(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发挥自身优势,依托联合体平台,与联合体成员单位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在服务地方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我校的社会影响力。和联合体内多家单位围绕LED照明领域关键共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目前共联合申报并获批项目3项(其中我校牵头1项;参与2项),总经费超过700万元。
同时,学院积极响应学校“三联三融”推动“产学研用”破解职业教育发展“中梗阻”,前期携手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主题教育“三联三融”活动,由系主任詹春老师带领30余名学生至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机械电子部开展了教育研习活动。后期不断在促进光电产业产教联合体揭牌并签署协议中发力,为学校的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如今,学院已择优3位专业骨干教师前往华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企业导师共同研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习实践课程。将产业前沿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趋势以及企业工程案例纳入课程设计。把企业的真实项目、丰富的案例、产品研发设计等融入课堂教学过程,推出项目式、任务式、案例式、企业现场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同时,学院已选派2名教师本学期去公司锻炼,参与企业实习实践中心建设,学习时长为1学期。根据行业、市场和员工的实际需求,优化课程设计,共同开发建设一批体现光电产业发展前沿的高质量新形态课程、教材,制定一系列光电领域相关的教学课程。

前往南昌实验室开展研学活动

携手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三联三融”活动

前往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开展教育研习活动

2023年8月18日,由南昌高新区牵头组建的南昌市光电产业产教联合体举行揭牌仪式(我院教工二支部党支部书记任重教授被遴选为产教联合体导师代表,并上台接受聘书。)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凝心聚力推动学院党建和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学校开启具有鲜明职教特色、引领全国一流职教师资培养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再作新贡献。